News
文化品牌
中新网贵州旧事5月17日电(王晓智 黄冬梅 史传鸿)初夏时节,正值水稻育秧期。为抢抓农时,罗甸县全面启动11。42万亩水稻育秧工做,通过机械化钵盘育秧手艺,缩短育秧周期,提高育秧质量和程度,不竭建牢粮食平安根底。位于罗甸县罗悃镇沟亭村的金禾农业水稻机械化钵盘播种点,机声轰鸣,工人们只需把预备好的种子、养分土、水放正在育秧播种机上,就能够从动完成拆盘、播种、覆土等工序。“秧盘土里的小石子记得要把它拿出来,还有盆里的种子缺窝的要把它补进去。”罗甸金禾农业科技开辟无限公司手艺人员毛洪坚毅刚烈正在工人播种拆盘时的留意事项。秧盘颠末机械化播种机把控种子的密度、水和土壤的用量后,再卸车运往各育秧点,并通过传送带送入田中进行育秧,颠末25天摆布的时间就能够进行移栽。“我们通过机械化育秧的体例,无效地缩短了育秧的周期,比保守育秧节约了10到15天的时间。同时,通过浸种和拌种的体例,削减了后期病虫害的发生,为减产增收供给了保障。”罗甸金禾农业科技开辟无限公司担任人王斌引见道。取过去保守的育秧比拟,机械化育秧不只能提质增效,还能提高地盘操纵率,降低用工成本,保障秧苗存活率。此外,正在育秧环节还采纳搭建无纺布小孔棚的体例,提高秧苗的抗逆性。“通过铺设无纺布截根网,目标就是防止秧苗的根部往土里扎,正在后期起苗的时候不伤根系,大大缩短了秧苗的返青期和提高成活率。此外,无纺布搭建小拱棚,次要是为了应对极端气候对秧苗的影响,为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罗甸县积极落实农机购买补助等多项惠农办法,本年累计发放财务补帮48。255万元;组织本地农机合做社供给代耕代插办事,处理农户手艺难题;放置农技人员深切田间做手艺全程指点办事,全力保障水稻稳产增收。据统计,2025年,罗甸县打算种植水稻11。42万亩,目前已根基完成育秧工做,可供大田移栽10。6万亩以上。(完)本网坐所刊载消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概念。 刊用本网坐,务面授权。 未经授权转载、摘编、复制及成立镜像,违者将依法逃查法令义务。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